古錢幣鑑定入門:常見假幣辨識技巧
古錢幣收藏熱潮與假幣問題
古錢幣收藏近年在中國、台灣與日本市場熱度大增,特別是中國龍銀、台灣日治時期銀幣與日本古代銅錢,常在拍賣場與收藏圈出現。然而,由於市場需求高,假幣層出不窮,對新手收藏者而言,若沒有鑑定知識,極易誤買假品。
中國古錢幣:龍銀的真偽鑑定
龍銀的歷史背景
龍銀是清末民初的重要銀幣,因正面龍紋設計而得名,常見品種包括「宣統元寶」、「光緒元寶」等。其歷史價值與稀缺性,使其成為假幣的重災區。
常見造假手法
1. 翻砂幣:以砂模鑄造,邊緣模糊,細節不清晰。
2. 改刻幣:利用低價版龍銀改刻成稀有版,改動痕跡常見於文字與龍鱗細節。
3. 電鍍幣:以低價金屬鍍銀,重量與手感與真幣不同。
龍銀鑑定技巧
・重量與直徑:真龍銀多為 26.7g 左右,直徑 39mm。
・字體細節:真品字體筆畫有力,假幣字體多有毛邊。
・銀質音色:輕敲時真銀幣聲音清脆悠長,假幣聲音沉悶。
・包漿特徵:真龍銀表面自然氧化,顏色柔和,不會均勻一致。
台灣古錢幣:日治時期與戰後幣
常見收藏品
台灣古幣主要包括:
・日治時期銅幣與銀幣:如「臺灣銀行壹圓銀幣」。
・戰後舊版流通幣:如 1949 年發行的舊台幣,現今亦具收藏價值。
假幣鑑定技巧
1. 鑄造工藝:真幣邊緣齒紋整齊,假幣常有斷裂或粗糙感。
2. 材質檢驗:真銀幣含銀量高,假幣多為合金或鍍層。
3. 歷史磨損:自然使用痕跡均勻,假幣多刻意造舊,表面顏色過度一致。
日本古錢幣:江戶至明治時期
主要收藏幣種
・寬永通寶:江戶時期最常見的流通錢幣。
・明治銀幣:如「一圓銀幣」,因龍紋設計亦常被誤稱為「龍銀」。
假幣分辨方式
1. 邊緣鑄造痕:真幣邊緣規整,假幣常見毛邊或接縫線。
2. 重量誤差:日幣銀幣重量精準,假幣往往差異 0.5g 以上。
3. 設計細節:真幣龍紋細緻,假幣多顯得模糊或浮雕不均。
Q&A 常見問題
Q1:龍銀是不是最容易買到假幣的品種?
是的,龍銀因價格高、需求大,假幣數量極多,是新手最需謹慎的品項。
Q2:台灣日治時期銀幣如何快速判斷真偽?
可用重量、齒紋與銀質檢測來判斷,必要時送交專業第三方鑑定。
Q3:日本的寬永通寶價值高嗎?
常見版本價值不高,但特殊年份或版別仍具收藏潛力。
Q4:假幣是否能以「工藝品」收藏?
部分假幣雖工藝精細,但在正統收藏市場上不具投資價值,只能作參考。
Q5:新手收藏古幣該如何避免買到假貨?
建議從正規拍賣會或有信譽的商家購買,並學會使用重量、材質與細節檢查。
《大盤商價格收購銀幣》
2025 最新報價全省親自上門免費服務,全台業界最高價收購銀幣,絕對最公道最正面!
您的珍藏銀幣還擺放在家裡沒有動靜嗎?《台灣老酒收購網》將用最絕佳價格收購您的珍藏銀幣!
全台皆有《台灣老酒收購網》實體門市,提供全台免費到府鑑價,秉持誠信與專業的最佳收購品牌。
現金收購您的珍藏銀幣!